关闭
全力支持促就业,千方百计保增收
发布日期:2022-05-11   浏览量:115   来源:   保护视力色:                
分享到: 0

在疫情防控中,我县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做到防疫生产“两手抓、两不误”,全力支持促就业,千方百计保增收,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助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企业有活力,用工需求旺

坐落在庐江高新区的庐江力翔电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2017年,是一家专业生产动力电池铝壳、盖板的制造企业,年产量2亿套,单体产量行业第一。去年以来,订单纷至沓来,为满足需求,该公司新上了一条生产线,可是员工缺口有20多人。庐江高新区立即与相关部门对接,着力解决这一问题,不但让企业实现了满负荷生产,而且也让受疫情影响不能外出的人员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5月5日,记者走进这家企业,看到生产线上一片忙碌景象。

该公司总经理徐文平介绍:“受疫情报复性反弹,我们现在订单猛增,目前已经排到年底,好在员工到位,基本能实现全年满负荷生产。为了保障正常生产,我们员工全部实行闭环式管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确保全年订单任务完成。”

“疫情期间,外出上班不方便,然后在家门口的这家企业找到了一份工作,工资待遇挺好的,包吃包住,月收入大概六千左右,也方便照顾家里,很满意。”该公司员工杨雪一边忙着手上的活,一边高兴地对记者说。

企业的健康发展,与县委、县政府“真金白银”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县经济和信息化局经济运行科科长郝占占介绍:“为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对我县工业扶持政策中奖补项目明确、奖补资金明确的,实行‘免申即享’。截至3月底,已对54户企业69个项目兑现县工业奖补资金574.5万元。”

乡村产业兴,打工不远行

在全面保障企业生产要素、吸引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的同时,我县各地还支持特色优质农产品产业项目做大做强,确保家庭困难的群众就业有保障,收入稳定。

今年50多岁的胡秀胜是庐江台创园新渡社区居民,家中有4口人,妻子残疾,上有老母亲,下有小女儿,一家人全靠他在外地做泥水工养家。受疫情影响,工地停工,他只好待在家里。社区干部得知这一情况之后,立即帮助他在社区蔬菜基地找到一份运菜的工作,这令他喜出望外。

“受疫情影响,外出打工也不方便,在这个蔬菜基地找了一份工作,10块钱一个小时,一年有2万块钱的工资,保障家庭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胡秀胜驾驶着蔬菜运输车在田间飞快驰骋,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在龙桥镇凌安村寨基山茶园,茶农们正在采收春茶,70多岁的夏玉兰也在其中。她和老伴无儿无女,平时经济来源不多,村里就安排他俩在茶园里打工。

“家门口有个茶园,我们老夫妻俩在这里打工,薅草、采茶、施肥什么事都能干,一年能挣1万多元。”夏玉兰手采嫩茶,心里乐开了花。

凌安村将茶农零散的茶园整合起来发展,成立合作社,实行规模化经营,把茶产业作为壮大集体经济、群众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渠道,今年吸纳了100多位村民就近就业,并实现了“平时有工打、年终有分红”的目标,户均增收2万多元。

今年以来,我县工业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直正常运行、满负荷生产,为市场源源不断提供产品的同时,也带动了1万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惠民公益岗,就业有保障

“对于特殊家庭,不能外出打工的,我们千方百计安排一些公益性岗位,保障他们照顾家庭、打工两不误。”县人社局局长张保说,“就业兜底保障,着力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惠及更多群众。”

“现在村里给我安排了夜间巡逻工作,既不误种田,又能照顾老母亲,挺好的。”白山镇十联村脱贫户许德稳对记者说,“依靠政府的救助过日子也不是个事,我既能干也愿意干,现在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增加收入,心里踏实多了。”

今年60多岁的许德稳在外务工时,意外导致右手截肢,失业回到家,他不仅面临着失业,还要照顾80多岁的母亲。在镇村的帮助下,许德稳积极参加公益性岗位,成为一名巡逻员,因为肢体残疾,村里从实际出发,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都予以相应照顾。

“一天巡逻两个小时,其余时间照顾母亲,一年能拿2400块钱,加上家里的其它收入,生活基本不愁。”许德稳高兴地说,“如今,女儿也已经大学毕业,在上海上班,只要不放弃,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今年以来,白山镇在环境整治、秸秆禁烧、生态护林、夜间巡逻、护水等方面开发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有就业能力和有就业意愿的群众就业,并根据岗位、工作量不同,每月发放200-1000元的工资。

像白山镇一样,今年以来,我县瞄准靶心精准施策,规范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和管理,促进脱贫户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5000多个,带动4247人就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