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发文同意合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通生物医药产业领域专利预审服务,这标志着合肥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主体实现知识产权“快保护”。合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自2021年12月正式运行以来,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快速预审、快速维权等工作中持续发力,大幅度缩短专利审查周期。市财政局立足岗位职能,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从场地调剂、新招录人员培训、资产配置等多维度做好保障,助力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稳步拓展预审业务。
一是做好办公场地保障。为满足新增专利预审工作服务要求,市财政局通过实地调研,开展多方协商后,将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现有办公场所相邻区域(600余平方米)调剂作为专利预审工作区域。并在2025年部门预算中安排资金对办公场所予以改造,大大改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预审工作环境。
二是做好人员能力提升。考虑到预审工作保密性高、专业性强、技术难度大的特点,为尽快让预审人员上手,市财政及时安排新入职人员入职培训资金,并在2025年部门预算中加大对专利预审带教、问题指导等经费保障,帮助预审员提升审查能力水平,把关案件质量。
三是做好资产配备。按照厉行节约要求,市财政局根据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实际工作需求,通过市公物仓调剂办公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并做好办公家具配备,有力保障新进人员开展工作。
下一步,市财政局将继续会同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有效提升专利审查质量和效率,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