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马钢罗河矿业:“减人增安”,智慧矿山焕生机
发布日期:2025-03-05   浏览量:79   来源:   保护视力色:                
分享到: 0

新春伊始,我县5座大中型以上矿山以质量、绿色发展为抓手,立足资源禀赋、抢占市场先机、实现安全生产,迎来了厚积薄发的好时机。近日,记者走进安徽马钢罗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深入采矿一线,感受科技感满满的“智慧矿山”。

经过一番安检和安全教育之后,记者坐上下井的罐笼,约4分钟之后,就来到了地下负560米的井下采矿区,只见灯火通明,机器轰鸣,无人驾驶的铲运机来回穿梭,铲矿石、运矿石忙个不停。

“这里是我们一个出矿石平台,矿石从平台上铲运到这里,进行喷淋降尘之后,进入下一个破碎工序。”马钢罗河矿出矿班班长袁伟介绍,“目前我们班组已有2台铲运机,实现无人远程遥控驾驶出矿,今年计划再增加6台,进一步减少井下作业人员,提升本质安全。”

随后,记者来到在地下负676米的井下集控室,溜破提升班正在远程控制破碎矿石,向地面提升。“我们在井下集控室远程操作设备启停,相比之前到现场操作,安全性有了大幅提升。”马钢罗河矿溜破提升班班长洪汪涛告诉记者,“今年公司计划将溜破系统的远程控制移到地表,到时候我们在地表就可以操作井下相应的设备,不管是人身安全还是工作环境都能得到很大提升。”

通过监控屏幕,记者看到大块的矿石从漏斗进入破碎机后,变成像拳头大小一致的原矿石,装进无人电车,运送到提升机,再提到地面,进行深加工。

在地面,有专门的机器人在进行“安检”。马钢罗河矿选矿厂破碎班班长鲍玉平介绍:“我们利用巡检机器人自动识别、自动抓取,有效去除井下原矿中含有的锚杆等铁片,代替了以前人在运转设备旁作业的安全风险。”

记者在井下走访了多处,很少看到有人在一线作业,大都在地面远程操控就可以完成地下操作,井下人员减少了,安全系数增高了。

近年来,马钢罗河矿全面推进无协力矿山建设,坚持以装备和技术创新为抓手,以打造智慧“无人矿山”为目标,通过“四化”智慧安全及“3D”项目的实施,改善现场安全作业条件。通过开展“减人增安”工作,打造本质安全型矿山。

“通过优化工艺流程、挖掘设备潜力、强化现场管理等措施,在降低安全风险隐患的同时,台时能力同比提高了14.84吨/小时。”马钢罗河矿选矿厂安全主管张海禹介绍。

作为“全国绿色矿山”,马钢罗河矿拥有铁矿石、硫铁矿资源储量4.1亿吨,铁矿石远景资源量有望突破10亿吨。该公司着力打造“现代矿山、科技矿山”,成效显著。2024年该公司产量创历史新高,全年生产成品矿266.64万吨,同比增加20.5%。

马钢罗河矿安全生产管理部副部长赵华民表示:“今年我们安全工作的重心是抓基层、打基础,推进职工标准化作业和安全行为习惯养成,在安全的前提下完,确保成全年386.65万吨矿产品生产任务,为庐江‘工业强县’战略作出积极贡献。”

如今在我县,像马钢罗河矿一样,沙溪铜矿、龙桥铁矿等行业龙头企业作用进一步凸显,技术水平大幅提高,“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基本实现。2024年,该县5座重点地下矿山企业共开采原矿石1338万余吨,实现产值52.45亿元,销售收入52.94亿元,税金9.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14.32%、16.66%、27.97%,矿业已成为庐江县域经济一大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