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科学防控安全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发布日期:2020-02-19   浏览量:169   来源:   保护视力色:                
分享到: 0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关键时期,我厅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疫情防控应急物资保供工作,以物资保障工作的成色,作为检验疫情防控阻击战成效的标尺;一手抓工业企业复工复产,以工业生产的快速恢复,作为应对疫情、抗击疫情的重要支撑。

一、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政策解读
  (一)明确了工作思路。由省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办公室以县域为单位,根据疫情确定不同风险等级。省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部门据此指导各地做好复工复产安排。要求各地统筹制定分类分批复工复产方案,风险等级较低的区域要加快推动复工复产;风险等级较高的区域加快科学研判、精准评估,确定复工复产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列出清单和时间表,分行业、分时段安全有序推进。
  (二)明确了复工顺序。指导工业企业采取分类分批有序组织复工复产。涉及疫情防控、能源供应、交通物流、城乡运行、医用物资和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生产、饲料生产等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领域工业企业,推动复工复产,已复产的继续增产扩能、开足马力生产。对员工和产业链配套以所在县(市、区)为主的工业企业,可以安排复工复产;鼓励国有企业、各类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和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以及有订单的外贸企业抓紧复工复产。对其他工业企业,要科学安排,有序复工复产。
  (三)明确了属地责任。要求各地落实复工复产属地责任,复工复产审核备案由企业所在县(市、区)或园区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要求,制定分类分批复工方案,实行企业复产复工审核报备制度,疫情防控不到位的企业不得复工。加强防控机制、物资、员工排查、应急预案、内部管理、宣传教育等方面审核,督促有条件的复工复产企业做到“五有”,即有疫防人员、有疫情检测点、有检测隔离点、有必备的医护用品、有严格的检测。
  (四)明确了企业责任。要求企业按照“谁用工、谁管理、谁负责”的要求,切实履行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抓好“一责两案”,即落实疫情防控领导责任制、制定疫情防
控和复工复产两个方案,建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机制,落实专人专班负责疫情防控,细化各个岗位的职责分工和各个环节的防控措施。
  (五)细化了防控措施。一是要求各地要用好用足核酸检测等科技手段,强化对重点领域人群的筛查,提高返程返岗人员筛查效率,指导企业对返程返岗人员开展全面健康排查,严禁“带病返岗”;按照国家卫生健康部门关于企业疫情防控措施及要求,指导和帮助企业建立健全日常清洁、消毒、通风、健康报告等制度。二是要求企业严格落实单位入口设置体温检测点和体温检测等制度,做好非本单位人员和车辆进入管理,切实做好生产经营、作业场所,以及办公区域、宿舍区、食堂、电梯间等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和定时消毒工作,采取分时就餐、分散就餐、餐食打包等方式,防范人员就餐时可能发生的交叉感染风险,并严禁各种形式的聚餐活动。

二、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情况
  截至2月16日(正月二十三),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7288户,复工率40.4%,较上日提高3.7个百分点,复工人数88.7万人,较上日增加3.7万人。
  从各市情况看:宣城市复工率75%,居全省首位;黄山、滁州、芜湖、铜陵、合肥市复工率在50%以上;亳州、池州、淮北市复工率在30%-50%之间;六安、淮南、安庆、马鞍山、蚌埠、阜阳、宿州市复工率在30%以下,其中宿州市仅9.5%。黄山、宣城、淮北三市复工率分别较上日提高8.9个、8.7个、6.4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居全省前三位。
  从重点企业看:合肥市已复工亿元以上企业514户,占全部复工企业的42.5%;其中家电、汽车、装备、电子信息行业龙头企业基本实现全面复工。滁州市50户市级重点企业中,包括隆基股份、立讯精密、惠科光电、长电科技在内的43户企业已复工,在岗员工近4万人,占全市在岗员工总数的34%。蚌埠市全市“十强”和“三十佳”工业企业已复工27家,复工率达67.5%。
  但在复工复产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突出问题:一是防控物资较为紧缺。口罩、红外线测温仪等疫情防控物资紧缺,采购困难。二是生产保障存在困难。因疫情交通管制,部分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和产成品运输存在困难,特别是跨省长途运输限制较多。三是企业员工返岗不足。各地防控措施不统一,员工返岗复工存在疑虑,特别是部分家在外地的员工,担心自身安全不愿返岗。
  我们将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础上,坚持有序复产、以丰补欠,尽最大可能弥补前两个月生产欠账,确保全年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